生本能-死本能
弗洛伊德认为,人的行为动机是潜意识的本能,并把本能分为生本能(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) 和死本能,前者表现为一种生存、发展和爱欲的本能力量,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 、建设性和创造性的驱力; 后者表现为一种生命发展中的对立力量, 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、 攻击性、自毁性的驱力。死亡驱力
弗洛伊德更重视的是性本能,把性本能看作是潜意识活动的根源,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驱动力量。坚持把性欲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动机因素,这是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析原则。基于对性本能的看法,弗洛伊德提出了“幼儿性欲”和“俄狄浦斯情结”的理论,认为幼儿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,大多会形成“俄狄浦斯情结”,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人格发展阶段论,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。